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老茧(公约文化、公信文明、公行法策学说)

人类的公共问题,必须得由人类共同合作才可能解决好。因此我必须要叫“三公大叔”。

 
 
 

日志

 
 

关于定义和对文法语言的解读解说  

2010-03-06 03:36:55|  分类: 人是基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关于定义和对文法语言的解读解说
文法, 语言, 定义, 解说, 解读文法, 语言, 定义, 解说, 解读
本帖最后由 老茧 于 2010-3-3 11:16 编辑

机械地说,“哲学”就是“哲学的定义”。依据旧的说法,“易经”、“道德经”就可以视为“哲学的准定义”。人类交流语言是不断发展优化的,旧的说法不能适用于精确表述的交流要求,所以才需要重新定义,以达成表述的精确无误和可以遵照执行。这就是重新定义的必要。

重新定义哲学,首先应认定“哲学”这个命名语言,对于当下达成良好交流是有缺陷的。而近百年来的研讨,也没有说清什么是哲学这一点已经证明了哲学这个命名的缺陷。我多次指出过所谓的哲学最早由严复先生译入时是译为“名学”的。也便是意在提示网友们把思考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实质上来。命名是文法发生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命名都是正确无误的。我们常常会说“我心想”,而其实“心”不是思考器官。生活用语这样习常应用并不会因为命名错误造成很大危害,但理论语言要是有问题则会造成重大社会进步障碍。比如“神”是一个错误命名,这个命名错误就支撑着宗教信仰的自信缺失流行病。

我们对一个命名的解读,必须要解读全面才能辨清这个命名发生的交流原理和承载内容。这就涉及了在文法中的词性的变化。这个词性变化的基本规律是“三分一统”,而东方网友则表述为“一管三成”。它是看到的石头,思考中的石头,和承载交流意图的石头。而实在的,在人际思想交流层面的“石头”,是“石头”这个表述形式。这个表述形式不是没有内容的,而是它有三个上述的基本指向内容。这三个指向内容说明着这个表述形式的发生原理来路。把它的来路搞清了,它所命名的是什么也就搞清了。对“文化”一词,也必须这样去解读和解说。




解读和解说文法语言,是要把语言放在交流应用的层面上来获得解读和应用智慧的。能够交流的人都是这样来学习语言的。但是,并不是谁都能把对语言的学习经验归纳总结出来并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因而所谓的哲学,也是一个人类文化历史上很少有人堪当责务的学术难题。钻研不深不能成就哲学,深而不博出不能成就哲学。深研而广学,但人格文明意识和社会责务意识不强,仍然成就不了哲学。我能发现哲学语言的三分一统特征,并明确指出唯物论不是哲学,是由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入钻研语言学并获得了选择阅读的基本辨识能力的结果和多年从事报纸编辑改稿工作,养成了对诸多问题的审查习惯的结果。

对于人类,没有一种东东是没有来源原理可以分析审查的,而揭示其发生原理也并不是十分艰难的,只要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无误,具备了正确提出命题的思辨能力,对所有一切的发生发展原理的揭示,都只是常识性的简单问题。我们应学会向生活语言求取“真经”,向“实话实说”中求取真意,向健康交流的美文情诗中去求取通理。如果我们把社会文明程度还很差的历史阶段中的欺瞒政论当成了美文智语来读,是一定会把脑子读坏掉的。

脑子坏掉了,就丧失了解读解说能力。我说“哲学”是“换个说法的学问”,“易经”是“变化学”,“道德经”是“用说话表达情理的学问”,你跟本就不会相信我说的很对。因为你的思考注意力在“鬼观存在”中挣杂着出不来了。人类中没有鬼观存在、神观存在、客观存在之类劳什子。因为人不知的跟本就讲不出来,人类能给出命名的,一定是有人类有所思有所想的内容。人类如果不是崇尚万能,能搞出个“神”、或“龙”来,那才是活见了鬼。人类不论知道了什么,都得依据人类本身来查找来源。此外没有人类可以找到的来源。
  评论这张
 
阅读(11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