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老茧(公约文化、公信文明、公行法策学说)

人类的公共问题,必须得由人类共同合作才可能解决好。因此我必须要叫“三公大叔”。

 
 
 

日志

 
 

关于论坛名称名实相符的几个阶段  

2012-12-23 02:05:03|  分类: 网络启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1、先不要应用“哲学”一词,更不可区分“官”、“民”。因为当前本论坛除我的说法之外,还找不到已把这个问题讲得清楚无误的说法证据——即使我们以为自己的说法是正确无误的,也得通过研学评优活动的开展来加以认定。等到说法达成公信之时,再考虑应用“哲学”一词这个问题也不迟。说不清或大家还不能认可,就可以暂时回避。只要把握好我们学习和交流的是“文化知识”和“研学法则”这样一点,就可以了。因而说,成立学会的第一阶段,应把这个论坛,命名为“文化学术论文评优论坛”。这样才是名实相符的。

2、等多届评优活动的开展,把研学有成的前沿文化学者彰显出来后,依据研学情况,由前沿文化学者们来商讨论坛的更名问题。如果活动开展得好,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就可以考虑“华文学术论坛”这个名称了。“华文学术论坛”,是一个适用于国际范围的名称。这样一个“大名”当然我们当前是“担当不起”的。

3、当论坛研学成果积淀厚重,发生了国际影响时,当然学会中也就是前沿文化学者济济的了。这时才可以直击所谓的哲学的要点——“理和法”——可以更名为“华文理法学会”了或者更名为“文化研究学会”,成为华语文化全方位的研学评优机构了。任何人都不是“全才”,集纳了各方面的优秀文化学者,才能成为华语文化成果的“权威”认定机构,从而进一步扩展化语文化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前沿文化学者必须高瞻远瞩,为华语文化的健康繁荣来策划一个远景法案,给后学们做出榜样,并让后人们踏着我们的足迹,去完成更宏伟的构想。任何创新,都不是一开始就行得通的。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我们走过的路,就都是行得通的。天下事没有会不会做的事实,只有肯不肯做的事实。肯做,就能学会做。

不要思考自己的狭隘利益问题,肯为人先、敢为人先,文化人格文明的光辉,就会想遮也遮不住!

不要执着地应用“民哲”这样的字眼,官民区分、尊卑有别的——“民”字,本就是权统文化中的“骂人话”。我们的所有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知识都来源于文化学习,人类的所有文化知识都是通过文化载体传续下来并在不同文化之间融通的。不论我们的思考有多深,多广,最终的正误审查,都必须要落实为对“文法构建”的审查。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住这个论坛文化交流事实。我们的交流,要互相学习的是研学法则。表述法则的应用正确,是最终达成研学成果认定的依据。

我们必须要守得住学会初创的阶段特征,“大名”好听,但却难免名不符实。对于名不符实的一群“吹牛”的人,没有人会赞赏和关注————我们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并要通过踏实的研学和研学成果的彰显,来达成和保有公信力。

如果我们是敢想敢干的,为什么不敢想论坛名称的第四个阶段————“文化评优国际‘权威’机构”呢?

——这应当是后学者们来完成的事情吧?然而,只要我们克服了“不由自主”的奴性,也许我们就能有这个作为!

自立者,自就业————这个道理很容易懂!

————所谓的哲学,是为人类共和谋求可行高效的策划法案的学问,别守着自己狭隘的心思来导出是否可行的判断——文化理智不健全,可行的道路也是死路。如果你是太阳,你的光辉就一定是温暖的,可以消融冰雪的。

要有紧迫感呀网友们!需要我们澄清的学术问题和需要我们做好的事情有很多!“不由自主”的人们,文化人格命运,必然是可悲的————连自立、自就业的勇气也没有,你可能是一个文化理智健全,文化人格健康的前沿文化学者吗?

人才,从来都是自我成长发展的;做大事者,必是大才!


  评论这张
 
阅读(10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