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不叫“学识”,也不叫“知识”而必须得叫做“生活经历体验”。个体的知识是在独特的经历中获得的,但却不能等同于经验。经验是被验证并复用有效的知识。知识和学识是对应“想”的说法,经历和经验是对应“做”的说法。知识和学识的不同之处在于来源不同。知识来源于个人经历,不表述与他人发生的关系。与他人发生关系的“知识”就不叫“知识”了而是叫做“生活处事交往的经验”。
“科学知识”这个说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是对“知识”一词用法有谬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处于科研最前沿的。只有处于科研最前沿的探索发现,才是探索发现者所获得的区别于其它人的独特的“科学知识”。当探索发现被他人所知时,就已是转化成了书本中的“学科学识”了。“学识”是通过读书得来的,而“知识”是在独特的经历中得来的。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有多少“知识”,却能获得很多“学识”,所以人类才互相比着崇尚读书。读书越多,涉猎越广的人思路越宽,心胸越豁达,生活越有条理。
读书要结合生活经历体验来读,这样才能把获得的学识有应用功能,与生活达成对接。缺失了生活经历体验,读书得来的学识不仅记不住,即使死记硬背下来,也大体是不能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死教条——不能转化成“生活智慧”。学识、经验和智慧属于私人自己的,可以私用,也可以转华成公益学说。而转化成公益学说时,就已不叫学识、经验和智慧了。
约法、筹策、议案学说就是由人们的智慧转华成的公益学说。法学是对应人的想法的成全的说法,策略是对应人的做法成全的说法,而议案是对应人们的合作研讨活动而成全的说法。法学学说是用来整合人们的学法、想法、做法、写作法的学说。
评论